Member-only story
如何避免糾紛?
「退一步海闊天空」,大概是你在碰上麻煩時,容易聽到的。
處理事情該做好的步驟,談判的語言層次,該道歉的道歉,守好你的做人之本,碰上對方仍要跟你爭執,該怎麼辦呢?
可以先分析一下對方仍要爭執的點是什麼?
首先,交朋友跟交男女朋友,是不一樣的。這篇說的是「交朋友」。
當你確定處理事情的層次都做好了,該交代的立場交代,對方仍糾纏不休,原因大多出在「對方要面子」。
不見得所有人要面子,是努力展現自己的付出,有些人要面子,是努力說別人有多糟,潑髒水、扣帽子、發黑函,但更多時候你也不用解釋,就看看周遭人對於這些的看法,來更快區分誰值得當你的朋友。
終歸原則是,道歉好好道,是你的錯就認,過度的道歉沒有必要,你不用去羞辱別人,也不用受侮辱。有些東西爭執下去對雙方都沒好處,不用去想爭執下去誰比較慘,退讓可能會有意外驚喜的收穫。這不是交往男女朋友,「首尾收拾乾淨」到對方沒有話說,那是談感情。
但上面說的都是怎麼避免糾紛擴大,若說要怎麼避免糾紛,無非是2個方向的重點:
1.能懂什麼是是非
別人怎麼做不要怨天尤人,重點是你不要去惹塵埃。
處事要有層次,要先能明白對方的立場是什麼,不是自己猜,而是在發生衝突時,有「迴旋」的能力。
2.別人把臉伸過來,不代表你要打下去。
有時候你無意掀起風波,也許你們雙方的三觀跟處事觀念是差這麼多,你的話題性,造就了「無風不起浪」,你感受到對方「因為拉不下臉,硬要無理取鬧」,那麼記得盡可能往後退,這也是一種更困難的人品修養,跟處事手段。
這2段話再各自直白翻譯,就是
1.看清楚尿是什麼,不要踩下去,偏偏你很犯賤。
2.廁所很臭,不代表你要進去上。
生活很忙,需要努力學習成長的事物很多,交朋友是為了長遠人生,除非你別有所圖,不然判斷是非對錯的觀念落差很大時,盡可能地往後退,才更有機會讓旁觀者看清楚你們之間的不同,這個不同,你要說是「個人社會價值」,或許也能通。
你擔心往後退一步時,會不會失去解釋的機會,名聲變得更糟糕?
歷史本來就是留給活著的人寫的。還是圍繞在前段說的,究竟是你「不敢面對,沒有勇氣承擔」,還是你在溝通過後,「知道對方立場,分析完全局走向,認為爭執沒有意義」,有跟你相類似處事觀念的人,不需要你解釋太多也能懂,具備這樣能力也不用出社會多久,很多人出社會三年以上就有這能力了。
最終重點是希望分享的這篇,可以幫助身陷糾紛的你,跳脫出不一樣的處事觀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