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ber-only story

[獅子會奇遇記] 靠家裡x給家裡靠x有家裡可以靠 的實例解析,你現在是哪一種呢?

--

這篇是之前幾個讀者重複詢問的,希望知道更具體舉例,來源自這一篇

想說就以我周遭看過的舉例解析好了,但我視野所舉例的,會是我看過年齡在27–43這區間~更多會落在30–35歲,可能也因為我認同這確實是一個人生重大分叉區間( • ̀ω•́ )

猶豫很久要不要上前面的TAG,但想想因為確實我來到獅子會前,原來的朋友圈確實沒有碰過「靠家裡」的性格,想想原來的世界真的挺狹隘的~

A. 處理職場人際衝突

一般時候我們都會想著,公司裡碰到問題,像HP、IBM、INTEL……等等,這些公司都會有SBC (Standard Business Conduct),也會有各種escalate管道,像我剛畢業進HP時候,有感受到這股非常照顧與尊重員工隱私,也非常歡迎escalate的文化(´,,•ω•,,)♡

當然私下跟待很久的同事聊天,也有人會笑說,也許因為這樣open-minded跟尊重個人隱私的文化,HR很怕被員工告 ∠( ᐛ 」∠)_

但來到獅子會後,我碰過的人,有的真的會說「之前我姊姊在職場上被人欺負,因為我爸認識XXX,所以我姊姊妹妹在XX海運上班從此沒人敢欺負」

並且引以為傲講出來~這就是典型的「靠家裡」思維。

換在我們的思維,就是「你沒有能力自己處理職場衝突嗎?」

B. 買房子

這例子蠻鮮明的,在上一篇我有大略講過我周圍人買房子的狀況。當然不一定每個人都有買房子需求,家裡剛好有多的房子在市中心的也不少。所以這邊講的是有買房需求的朋友們。

「有家裡可以靠」:父母幫忙你部分頭期款,有的人會買近兩千萬的學區房,也有人會拼三千萬左右的學區房,這些同學或朋友都是一般上班族,做到這件事時候落在28–34歲,當然大多會這麼拼,是因為結婚生小孩。

這會回到前一篇說的,以貸款2千萬來說,每個月繳8–10萬,貸款1千萬來說,每個月繳5萬左右。

你父母有能力幫忙你頭期款,你自己也要有能力繳得起房貸。

另一種是家裡有房子,還沒有買房需求,用自己的薪水幫忙裝潢家裡。

「給家裡靠」:我看過兩種人,一種是出社會在科技業奮鬥幫家裡還完房貸,又再買一棟房子結婚用的。

--

--

Angel@Software Engineer
Angel@Software Engineer

Written by Angel@Software Engineer

There are a thousand Angels in a thousand people's eyes.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Angel.

No responses yet